要留話請記得點選文章標題。

4月 07, 2009

[轉錄] 求一個 校園無障礙

本文經作者同意 轉錄自行無礙部落格
http://www.sunable.net/sunhome/node/1253

shayla @ 四月 5th, 2009 in * 時事評論

最近,忙著幫shayla找學校,學區裡的小學因為沒有電梯,所以我們得選擇跨區就學。

昨天收到一封信:安置會議通知單,重點內容是:
本委員會參考家長意願,發現以下事項:
您的期望與鑑定結果有所不同。所以請我在下星期五前往參加會議,如果不出席就由該委員會決議,安置適當學校就讀。

當初在填寫就學意願時,我選擇的學校是以無障礙為優先考量,所以學區內有障礙的小學自然就被我淘汰出局,今天這個會議通知單來的預料之中也來的可悲可笑,因為我們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選擇跨區就讀,居然還要出席這樣的會議說明我們違反規則的意圖!!

事實上,如果每個學校的無障礙都可以做的完善,我們也不需要辛苦的跨區就讀。許多人為了孩子想盡辦法遷戶籍搶進明星學校,而我們,單純的只想為孩子找一個無障礙的學習環境,居然還得出席會議跟相關單位來說明我們的意圖,真的讓人不懂,這個"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是不是應該先去調查學校能否符合學生安置的需求,進而將環境改善到標準,而不是逼的我們捨棄就近學區,再來追問妳為甚麼不符合規定!!

我們在盡國民的義務教育,政府是不是也該盡一下全面改善校園環境的義務呢?

萬華區多的是舊學校,離我們家最近的兩所學校都沒有電梯,學區內的小學還告訴我,以前他們都是扛著輪椅的同學上下樓,我無法理解的是,我相信我們不是該學區內第一個需要輪椅上下學的學生,而每年編列的特教預算,為甚麼不能讓學校的無障礙提前規劃,全面普及?總是要遇到了才來爭取預算,規劃發包.....,等到電梯完工後到可以使用,也需要兩三年的時間,那這兩三年之中,難道繼續冒著危險,扛上扛下解決問題嗎?
最近我還參觀了一間百年學校,去年看他們大興土木整修校園,感覺整個老校舍煥然一新,我還順便上網查看了一下該校的校園平面圖,居然發現這所老學校有兩部電梯,通常只有在新學校裡才有可能發現兩部電梯,所以我便興致勃勃的前往參觀。該校的特教組長很熱忱,帶我參觀學校環境,還介紹我認識了一位去年才從北縣轉來的五年級SMA的孩子,在還沒開始參觀以前,這孩子的母親就一直跟我抱怨學校的無障礙環境,她說她把孩子轉過來的時候,並沒有事先來參觀學校,只因為接電話的老師態度讓她覺得很親切。其實也不能怪這位母親的魯莽,或許她們曾經有不好的經驗,所以才讓"親切的態度"決定一切,但事情總得取捨又無法盡善盡美,這孩子雖然遇到障礙重重的環境,但他卻遇到了一位好老師。

當特教組長領我走進校園內部時,我才發現這所擁有兩部電梯又包裝美美的老學校,內部居然因為不同時期興建的校樓而出現"很多"高低落差,曲折蜿蜒的樓梯,我當時的腦子裡馬上浮現哈利波特裡的魔法學院,整個學校居然也只有合乎規定的無障礙廁所,難怪那位媽媽說她有一回緊急揹著孩子從3樓跑下來上廁所。

當然每個學校所重視的事情與角度各有不同,全要看在決策者的心態問題,而這個百年學校呢,去年確實開心的花了一大筆錢在整修門面上,至於無障礙年年被評不合格的這事,以後再說吧~~

很無奈,究竟有什麼辦法可以落實校園全面無障礙?政策有了,經費也有了,到底還要做些什麼,才能讓相關單位好好監督學校們,確實改善校園的無障礙?

以下是我寫給郝市長的陳情書---------------------------------------------

郝市長 您好:
我有一位今年即將上小學的孩子,她因肢體障礙乘坐輪椅,必須透過所謂的"安置鑑定"才能入學,安置鑑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事先評估學校的環境,輔助器具的量製,孩子能力的評估與學校接納的意願,乍聽之下好像是一個不錯的政策,可以讓父母與學校間提早溝通與瞭解,但事實上,在我過去聽聞許多家長們的經驗,仍然有很多改善的空間。安置鑑定的政策行之有年,但為什麼到現在仍然沒有辦法真正符合需求?不知道是不是執行力不足,還是相關單位監督不利?

我們因為學區裡的小學沒有電梯,無障礙設施不足,致使我們必須選擇跨區就學,光是為了尋找符合與適合的無障礙環境,我們必須花費時間在就近的幾所學校一個一個的比較篩選,當我在填寫孩子的就學意願時,當然只能選擇學區外的學校,或許市長您會說:學校沒有電梯,即刻申請經費馬上蓋就有了,但聽說,電梯從發包施工到申請使用執照,需要2-3年的時間才可正式啟用,那麼在這三年間,是不是就要像學校說得:用扛的上樓!?我知道校園無障礙已經推動好多年,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學校每年被評鑑不合格卻仍然不積極改善?環境不改善,我們這些行動不便的孩子,就得被迫離開學區,離開本來可能會成為同學的鄰居小孩們,而到較遠但環境較無障礙的學校就讀。這個問題不是只發生在我的孩子身上,也不是最近的問題,這是一個一直存在的問題,而你們這些會走路的官員們,看到問題了嗎?我們因為被迫選擇學區外的學校,卻還要出席安置會議說明我們跨區的理由,他們怎麼不花些時間先去調查學校們是不是符合規定??如果你們給我們符合規定與需求的學校,我們還需要大費周章找學校,選學校,跨區就學嗎???

除了無障礙無法真正落實以外,分配給孩子的生活助理員,除了時薪低,時數不足,招聘更不易,所以許多孩子便由父母其中一人兼任生活助理員,而我是單親,我的孩子在學校又必須有生活助理員的照顧,一個生活助理員的時薪是一個小時100元,有時候她要照顧的孩子不只一名,常常要各班到處跑,我不知道郝市長您的時薪是多少,但是領一個小時100元的薪水,又要肩負照顧孩子的責任,您不覺得該有一些調漲的空間嗎?這樣也才有更多人願意投入生活助理員的工作,我們也不需要常常為孩子就學上照顧的問題大傷腦筋。

真的懇請郝市長幫我們這些家長想想解決的辦法,讓校園的無障礙,可以像現在許多公家機關那樣,確切落實......不要再讓以後家裏有行動不便孩子的家長們,走上跟我們一樣艱辛的求學之路,感謝!!

附上三封關於特教求學的文章供郝市長參考,事實上除了環境無法落實改善計畫,特教政策依舊有許多問題需要全面檢討與改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盡善盡美的,但重點在於執行的人能否用同理心來規劃整個特教計畫,讓特教政策可以符合實際需求,而不是天馬行空的叫外行人來做不適用、好看又花大錢的計畫。

真心希望郝市長拿出當年擔任環保署長的魄力,全面落實台北市的無障礙,謝謝!

====
心得:
這篇文章是我在上班時的休息時間看到的。眼淚差點就流下來...
拜託拜託,還在教育體系裡面的人,你們醒醒吧!不要只想著要怎麼過退休生活!
官員們,心裡不要只想著做大官,做點大事吧!

難道真的要你們自己或親屬中有人發生意外,你們才能驚覺這問題很嚴重嗎?

其實我們醫院的無障礙設施也是很爛,台灣目前也沒有什麼無障礙認證吧。
也是有很多腦殘的設計,例如在有輪椅標示的斜坡前方竟然建造了一個坡度超大的拱橋
(那種坡度就是如果你腳踏車騎快一點,車不爬上坡,而是讓你有撞牆的感覺,然後你人會順勢被發射出去)
無障礙廁所要進入前要轉兩個直角的彎道外加階梯....

醫院在意這個嗎?我想"他們高層"花錢改造門面應該比較勤勞吧。 ...

P.S 這篇文章劃重點處可能讓讀者感覺我敵意很深... 但我真的又憤怒又難過。

[轉錄] 還我道路平整硬面

本文出自行無礙部落格,經作者同意轉錄
http://www.sunable.net/sunhome/node/1252


阿里@ 四月 5th, 2009 in* 無障礙旅遊

二月初與三五好友相約走一趟淡水古蹟文史路線的勘察活動,希望為行動不便者建構一條可以進行戶外旅遊的路徑行程。

興沖沖的走出淡水捷運站,我們一群九個人往淡水河岸的方向而行,只見遊客摩肩擦踵、攜老扶幼絡繹不絕,非常熱鬧。今日同行的有二部電動輪椅者要實地勘察路線,實際感受「路面」是否真的做到無障礙通路及適合行動不便者的「路平」要求。

面臨第一個嚴重障礙是沿河岸與商店前凹凸不平的石塊鋪路。這看似有古味道的不平路面卻讓輪椅者上下顛簸跳動、由如進行一長串的電動按摩馬殺雞運動, 尤其是「脊髓損傷者」的屁股刺激與身體更是苦不堪言!還有穿高根鞋,孕婦或推嬰兒車者,老人家及撐拐杖者、暫時性行動不便者視如畏途,不安全,又吃力。

跳動路面(石塊材質)對於輪椅族的行動非常不平順與感受不舒服,事實上也對穿著高跟鞋者具有威脅性或扭傷腳踝之發生。這樣的路面設計(古色味、透水 性),包括不平整、過滑、跳動等障礙產生;要問縣府或鎮公所工務單位,當時在規劃此工程時是否真的有細膩想過,問過使用者,觀察過、測試過、調查過行動不 便者感受,或有「同理心」思維設計?
三月底我們一群九個人又前往淡水一級古蹟《滬尾砲台》勘察,從售票亭入口處進入「卵石砲台公園旁往無障礙廁所的路面道」有50公 尺長,同行的二部電動輪椅吃盡苦頭難以前進,其中一部較細小的輪胎硬是陷入卵石堆中無法推進,動員了二位男生前拉後推式加上使盡吃奶力拖拉出「卵石」道; 另一部輪胎較寬大也是陷入卵石中勉強推進。但是,這般卵石滑動、跳動等障礙卻讓輪椅族感受非常不舒服!更別說穿高根鞋,孕婦或推嬰兒車者,老人家及撐拐杖 者、暫時性行動不便者一樣是不安全,又吃力。

入寶山;空手回。好不容易將輪椅前拉後推到碉堡內欲望古蹟,無奈「甬道」門設計的太小輪椅無法進入導覽,只好沿著不到一公尺寬度又高低不平的水溝蓋上方慢行,望碉堡而興嘆!偶爾欲從窗口裡窺視也不可得。

行到碉堡內二處65度以上的陡坡道及彎道,這次動員三個人力以前拉後推式硬是把輪椅推上「古砲台」遺址位置,總算目的達成沒有讓輪椅族失望,入寶山;歡喜回。

前述二個地點要改善不難,也不會破壞古蹟設施,又能兼顧環保地質的透水性路面。

其一為沿河岸與商店前之凹凸不平的石塊鋪路,可以在路中擇適當處施築二米寬的水泥鋪面與兩側齊平銜接起來就很完美了。為何是二米寬?按建築設計技術 規則第十章規定,以一部輪椅加上一位持雙拐杖者雙向通路淨寬為一米八寬。但是,這個地方時常人潮很多,總有互不相讓的各式各樣遊客行人或推嬰兒車者佇足不前造成通路的堵塞,如此設計二米寬的平整堅硬水泥(防滑)路面通道,一路連接形成一條流暢的路徑動線兼具有引導性,也讓遊客可以分流或注意到其他用路人的 需求。

砲台公園入口開始的碎石路面其二為古蹟《滬尾砲台》從售票亭入口處進入「卵石道」時,在路上擇一側施作二米寬的厚實「木棧道」材料,既不破壞古蹟味道,又能兼顧地質的透水性路面。同樣的在碉堡內「甬道」旁的水溝蓋上方墊高10公分(兼具排水性)以二米寬的「木棧道」木材施作圍繞一圈,如此輪椅族可從窗口裡窺視進行導覽動線,並在內環主要各入口處以斜坡變化設計避免與拱門路口產生路徑衝突。

用心設計不浪費資源,維護古蹟永續兼負時代教育;請主管單位「用心經營」善待遊客,做好「貼心服務」不見得要花大錢浪費公帑。(阿里疤疤)

===

心得:

為什麼我生長的地方對於無障礙的概念那麼薄弱?

相關科系的老師在教學時都不在意無障礙空間嗎?要不然怎麼都是這種花而不實的設計?

幾年前,新店的中華路三民路口,不知道是哪一個官員突發奇想,把柏油道路剷掉,

改嵌入類似咕咾石般的材質。我的媽壓!顛簸到令人發瘋!走起來也沒有舒服(想像你走在珊瑚上)。

對腳踏車摩托車更是不方便(偏偏那是重要的轉彎路口)... 沒多久通通又弄掉填回柏油。

陽明大學之前也有同樣的腦殘建設~大概想讓人摔車後順便刺青。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自豪我們的無障礙空間已經跟上世界潮流?